大型藏族原生態歌舞樂《藏謎》是楊麗萍、容中爾甲歷經數年的心血之作,是一臺涵蓋了中國各藏族地區不同風格,豐富多彩的純藏族大型歌舞樂,更是國內首部全景式展現藏民族文化的歌舞樂詩篇:以一位藏族老阿媽朝圣路上的所見所聞構成并展開;以不同地區藏族風格的歌、舞、器樂、大型情景式的藏族生活、民俗以及宗教儀式情景為藝術表現主體,完整地再現了藏族地區獨有的藏族文化精髓。
《藏謎》是楊麗萍繼《云南映象》之后,對中國原生態舞臺藝術的全新創作和發展。這不僅僅是藏族原生態的全面展示,至為重要的是,將在濃郁的宗教氛圍中帶領觀眾思索生命的本質……
《藏謎》突破了以往舞臺藝術的均衡布局,大量使用了可移動、升降轉換的裝置,使傳統的廣場活動與現代舞臺藝術得到了完美結合;舞臺上使用了幾百盞燈,豐富的燈光在時空錯位、視覺錯位中構建了強大的視覺沖擊力;空靈而莊嚴的音樂的注入,也為《藏謎》增添了無窮魅力。迷離的色彩,變幻而豐富的圖案把《藏謎》的舞臺渲染猶如無限夢境,氣勢恢宏。
如何利用音響燈光來展現《藏謎》的藝術魅力,是《藏謎》音響燈光技術總監必須面對的課題。
采訪《藏謎》燈光總監
就像“《梅蘭芳》為什么會選黎明?”
我們的采訪是在一家法式西餐廳進行的,燈光很溫暖,于是人與人之間似乎也就更容易溝通。疲憊但已然做足功課的劉陶總監,靦腆卻實實在在的珠江燈光市場推廣部經理,活躍且有備而來的編輯們,我知道這注定是一個有意思的下午。
餐廳邊上正是被人們稱為“小巨蛋”的深圳保利劇院。于是話匣子自然而然地由最近很火的電影打開。因為黎明長得像,因為黎明很努力,因為黎明要價低……我們都不是陳凱歌,于是也許永遠不知道他挑中黎明的真正原因。但這不要緊——我們還是可以從自己的角度去解釋為什么。
所以,雖然沒有人直接問劉總:《藏謎》為什么選珠江燈光?但近乎5小時的訪談,大家心中似乎都有答案了。
燈光也是舞者
都說《藏謎》很精彩,我一直很想問這些觀眾,究竟是表演內容吸引了您,還是聲光效果震撼了您?類似某些好萊塢大片,人們常常只饕餮著那些視覺特技而忘了去思考更多,更深。
于是,我們一直在問劉總監,音樂與燈光在整場表演中到底該是怎樣的角色?他說:“聲與光是舞蹈的靈魂,卻也為舞蹈服務;聲與光是舞蹈的伙伴,卻也各自獨立地存在。”
這一點從歌舞劇的定義就可獲知,它是一種以歌唱和舞蹈為主要藝術表現手段并綜合了音樂、舞臺美術(服裝、布景、燈光、道具)等來展現一定戲劇內容的綜合性表演形式。豐富的燈光可以產生時間與空間上的錯位,從而產生強大的視覺沖擊力;充分利用燈光的蒙太奇語言,通過色彩和節奏的變換,光線和陰影的平衡,創建出各種視覺邏輯的關系組合,渲染想表現的氛圍,激發想釋放的情感,營造想表達的意境。
很多人都知道現場版與播放版的最大區別就是音樂與燈光,清晰度再高的畫面,保真度再高的音質,代替不了一種非物質,叫感覺,那是科技到達最高程度,也無法生成的。
同樣,舞者與燈光之間,也存在這樣一種感覺,像是在對話似的,因為燈光,其實就是一名舞者。
超視覺的荷花度母
我們只是百老匯水平的一半
“資金不夠啊,人員也不足,我們整個燈光與音響的團隊才12個人,真的是沒時間,沒精力了,遺憾,真的很多遺憾。”聊起巡演中的問題,劉總監一臉無奈。“我們也想達到百老匯那樣的技術水準啊!絕對的身臨其境,楊老師就曾形容說,那葫蘆絲仿佛就從腦袋后面吹上來似的,那個令人HIGH的呦!我們就覺得雨真的是從頭頂落下來的,蟋蟀真的就在腳邊鳴叫著,相當難忘,相當美妙的體驗啊!”
因為產品?
“我對國貨很有信心的!我們自己產的與外國的那些其實差距已經很小。”
因為操作?
“其實你真找一群‘空降兵’來,反而出問題,都不理解這個戲,不理解這種文化,也很難理解導演想表達的東西。”
“說實話,和產品,和操作還是有關的。中國的燈具制造商真的很有創新精神,更新換代都很快,國外一有什么新技術,國內沒多久便可以掌握,推出產品。硬件上,已經完全具備,關鍵是一些人性化的考慮,比如他們就沒有很好地了解我們這些使用者的心意,像那個電腦燈,我們想要怎樣的圖案,我們想要怎樣的效果,如果能做到‘量體裁衣’,遠比打出什么‘功能有多么齊全,技術有多么先進’要來的有用。科技以人為本。說實在的,我對燈真沒多大要求:一是速度,甩光要干凈;二是變色,白就是白,藍就是藍,色溫校正得準確;三是抖動,這其實最體現質量了。燈具,就應該加強該加強的功能,因為我們要的是效率!”
中國的劇院需要標準,中國的商家缺少有品質服務!
順著上一個話題,劉總監抱怨說中國實在太需要標準了,每到一個巡演城市,就得重新設計燈光與音響的布局,因為大家的長寬高都不一樣,直接導致在視聽方面存在差異。
關于標準,其實我不是第一次聽到這種批評,制定標準并不難,在中國,難的是執行標準,但我相信中國能找到自己的解決方法。
“每一次燈具的拆卸,安裝,都是一次莫大的考驗。不過,珠江燈光,真的沒有辜負我,一路為我們提供維護。那次在杭州,28只燈泡因為電路系統供電的原因一起爆炸,我當時真是手腳冰冷,5個小時,他們從廣州趕到并檢查出劇場的電路問題,很快全部修理完畢。真的,其實現在商家在產品上的競爭很小,為什么最后選這家不選那家,很大程度會取決于他們的服務。”
當時,我在想,28只燈爆炸的時候,估計一般人想的不會是服務而是質量了吧?如質量不過關,還談何服務呢?
不其然,劉總監吸了口氣說:“《藏謎》使用珠江燈光勁能系列電腦燈產品PR-2910、PR-2905、PR-2970共70多臺;此劇2007年在全國巡演70多場次,情況各不相同,但大多數時候還是經得住我們的‘重重磨難’。你們不知道,楊老師,那是出了名的嚴格,每次都要求全套排演,燈光,音響,都按正式演出來。一天18~20小時的不間斷彩排是家常便飯。 經得起這樣考驗的燈具,也屬不易了。那次在蘇州去揚州的路上,那真叫暴雨,到站后,扯開油紙,誰都不敢開燈檢驗,最后終于拉下閘,燈一盞盞正常亮起來的時候,我們真的是激動到不行。”
如果有足夠的資本,誰都希望用最好的產品,可現實就是現實,于是我們也就學會不選最貴的,只選最適合的。
珠江燈光市場推廣部經理與楊麗萍老師合影
國產的,挺好
演出結束,有幸對楊老師進行了簡短的采訪。
問及舞臺與燈光、音響的關系,楊老師給出的回答和態度都相當直接:“舞臺肯定是需要燈光與音響的。”顯然,歌舞劇中的舞者已經不僅僅靠肢體的扭動就能完成角色,他們離不開燈光,他們在渴望燈光,因為他們知道燈光使他們立體,使他們豐滿,使他們閃耀。
演出中楊老師一段荷花度母的獨舞艷驚四座,巨型的荷花中央,身著藏族華服的女神搖曳而出,五彩的祥云在她腳下騰騰而涌,梅紅色的燈光交叉映射,天空中,花瓣零落而下,由此營造出一個無比嫵媚的荷花世界,色彩快速變幻,那是一種綠,情不自禁地使人感覺來到了神的國度,光色再一次過渡,那是一種黃,如太陽萬丈光輝傾瀉而下的金燦燦,完完全全被震撼了,完完全全地被帶入那個藏族的神話故事中了。
于是很想知道,荷花中舞動的她是如何看待燈光的作用。“梅紅色的燈光令我感覺就是身處一朵荷花之中。”渲染一種氛圍,帶動一種情緒,燈光已經深深影響了舞者。
聽說這次燈品是國產的,楊老師毫不掩飾她對產品的滿意:“國產的燈比起外國的并不遜色,后期服務更加容易,這次珠江燈光巡演一路都跟著劇組,盡心盡責,完成調整及修理的工作。”當被問及中間是否產生過問題,一樣的直接,一樣的堅決“沒有問題,完全沒有問題”,這反倒令提問的人面露些許窘迫。
尾聲
《藏謎》的成功,是藏族文化傳播的成功,是中國原生態歌舞樂的成功,也是國產燈光的成功。然我們必須承認,中國的燈光藝術與技術都逐漸的成熟起來,那些靠一味地COPY外國的制作,外國的設計,外國的運營的企業,顯然是沒有未來的。要做中國人的燈品,做中國人的燈光藝術與技術,通過珠江燈光在《藏謎》演出中完美的表現,不僅僅讓我們感到驚喜,也讓我們看到了中國舞臺燈光發展的希望。
更多相關: AV集成
文章來源:世界廣播電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