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看重的是產業未來的發展。”面對利潤微薄的LED照明,泉州光電企業一語道破他們仍然堅持的原因。事實上,為搶灘未來LED市場空間,不少企業正布局突圍之道:加大研發力度,謀劃產業鏈垂直整合,實現終端產品應用與封裝環節的并重發展。
“痛并快樂著。”坐在記者對面,陳華生如此評價LED這一新興產業的現狀。陳是泉州愛民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而led顯示屏制造與銷售正是其主營業務。他告訴記者,痛苦,是因為盈利空間不大,尤其是做終端產品賺的錢只夠養工人。而快樂則是因為產業有前景,國家政策支持,“我們更在乎未來的市場發展”。 LED市場到底有多大?“十二五期間,福建省僅市政、交通、公共照明領域,LED市場規模達二三百億元。”中國電子企業協會副會長、福建省電子信息集團董事長劉捷明介紹說,這將是一個巨大的淘金場。而8月初,國家發改委公布“五年內徹底淘汰白熾燈”的新政則可能令這一市場提前爆發。 “2010年白熾燈產量和國內銷量分別為38.5億只和10.7億只。”泉州LED技術創新發展聯盟秘書長潘一鳴指出,泉州的兩三百家LED企業中,大部分都是生產照明應用的,如果五年內能淘汰白熾燈,作為最好的替代品,LED燈市場規模將會翻好幾倍。 而令陳華生滿懷希望的理由還有政策層面的支持。“早在2007年,福建省就為扶持LED和太陽能光伏行業出臺了相關政策,而泉州政府近幾年也在大力推廣節能照明,”在他看來,“這些風向標將讓全行業進入快速發展期,全面爆發就在三五年后。” 如何在潛力巨大的LED市場上分得一杯羹?“單一做某一個環節風險很大,而打通產業鏈才能贏得主動。”陳華生給出了他的答案。 據介紹,泉州的LED產業主要集中在封裝和應用上,但其實做封裝即從國外買芯片自己做成光源的企業不過三五家。絕大部分企業只做應用,從廣東等地買光源再進行組裝,這樣成本很難控制。芯片占了70%的成本,再除去20%的光源成本,到組裝環節幾乎沒有什么利潤。如果企業能自己做光源,成本就更可控一些。 與之相應的是,只做封裝不做應用也沒有優勢。“跟廣東深圳比,本地的封裝企業競爭力并不強。深圳那邊有完整的產業鏈,光源生產成本更低,價格也較低,泉州很多應用企業都從那邊進貨。如果本地的封裝企業不自己做應用,就可能面臨光源賣不出去的困境。”陳華生告訴記者。而從國外看,LED產業鏈整合也是一種趨勢。 有前述想法的不止陳華生一人。泉州藍藍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走的也是“封裝+應用”的路徑。該公司副總經理吳元芬告訴記者,目前上游最核心的芯片技術掌握在美國、日本等國的企業手中,短期內由國內單個企業投入巨資去研發并不現實。但在封裝環節做一些技術突圍,同樣能夠提高產品競爭力。 “技術是LED產業競爭最激烈的地帶,一項新技術的發明可能帶動產品升級換代。”吳元芬表示。而藍藍光電正在往這一方向努力。“在封裝過程中,散熱是LED光源的一大難題。針對這一點,公司投入了幾百萬,歷時一年多研發出全新LED散熱材料并獲得專利,將其成功應用于LED燈泡后,受到客戶的青睞”。 嘗到技術創新甜頭的藍藍光電表示將進一步專注研發。據了解,目前該公司正與一家臺灣企業合作,并成立了LED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臺灣地區的光電產業和半導體制造產業位居世界前列,產業鏈結構健全,在管理、資金、技術研發、人才培養等方面具有優勢,和臺企合作,有助于解決我們的一些技術難題。”
市場將爆發式增長
應用與封裝要并重
牽手臺企技術攻關
更多相關: AV集成
文章來源:中國視聽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