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13年以來,亮度指標達到1000流明的led新固態光源投影機產品不斷涌現。宏碁、奧圖碼、LG等企業爭先推出“高亮型”LED光源投影產品。這些產品除了采用新光源技術外,還都具有體積小巧的特點。在LED新光源的代工下,超輕型投影機正在成為商務市場的主流產品。
輕薄投影早有先例
一件辦公家電產品,或者隨便什么物品:如果能實現同等的功能,您是喜歡體積小巧方便的呢,還是喜歡碩大笨拙的呢?這個問題的答案顯而易見。投影機行業,追求產品輕薄有著深厚的歷史傳統。
比如,06年索尼推出的VPL-CX21/CS21兩款投影機產品,就以輕薄著稱。二者采用了鋁材質,外形尺寸是273*210*52mm(寬*深*高),重量為1.9kg。鑒于產品出色的性能表現和前沿的應用體驗設計,這兩款產品直到2010年初還有大量銷售,可謂之市場常青樹。日系廠商追求輕薄的案例不知于此,還有像08年9月愛普生推出的EB-1730W,雖然具有WXGA的分辨率規格,但是體積也不過一張A4紙大小,重量僅為1.7千克。
富可視LP80C
日系廠商爭搶輕薄,美系、臺系和韓國廠商也不甘于落后。07年10月上市的富可視LP80C,體積只有A4紙一半大小,重量也只有1.09公斤,號稱是當時世界最輕薄的產品。03年10月LG推出的RD-JT32投影機采用DLP數字顯示技術,配有0.7英寸XGA級別的DMD芯片,亮度達到2000流明,對比度為1500:1,而且重量僅為1.6kg。05年3月明基推出的PB2145是全球第一款具有B5紙張尺寸的投影機產品,5.6公分薄、1.9公斤重的輕薄設計,以及上市后很快跌破萬元的價位,成為當時最便宜的輕薄型投影機產品。
通過以上的舉例,可以看出,追求投影機產品的輕薄設計,不是近年來LED和激光等新型光源興起的結果,而是投影機產品自誕生以來一直追求的一種技術發展方向。
從應用市場看,輕薄能夠帶來“便攜商務”這一嶄新的市場空間。這對于擴大投影機產品的銷量規模極有好處。而且,能夠推出最字頭的輕薄產品,也代表了一家投影機廠商的實力,是投影機品牌營銷的一個很好的手段。
而在技術陣營上,DLP和日系液晶技術的對抗,也表現在了輕薄產品的競爭上。在數字投影誕生的最早七八年里,商務市場主流的單片DLP產品的綜合畫質效果,不及LCD液晶產品。但是采用單片顯示芯片技術,卻可以使得DLP的光路設計更為簡潔,也就是更有利于產品的小型化。所以,DLP商務投影機從一開始就將產品輕薄作為和LCD對抗的一個特色。而LCD陣營的索尼、愛普生也不似“吃軟飯”的,自然想盡辦法予以反擊了。
尤其是伴隨著08年以來,LED固態光源技術在投影機產品上的應用,制作更小的投影機產品,甚至是微型投影機產品不再是不可能的任務。利用產品更為輕薄的特點,進一步挖掘便攜商務,甚至是隨身設備、穿戴設備市場,成為了整個投影產業的共識。經過長達5年的技術爬坡,這種超輕薄的新光源投影機產品的關鍵技術指標:亮度已經大為進步。從2013年開始,站在1000流明以上的LED光源投影技術,必將把投影輕薄設計帶入一個新時代。
技術進步支持投影小型化
投影機越做越小、越來越輕薄,自然離不開投影技術自身的進步。
比如,在核心顯示芯片上,在其的輕薄產品,尤其是05年之前的,無論是DLP技術還是LCD技術,顯示芯片的尺寸都達到0.7英寸,甚至更大。這就決定了投影機的光路設計、鏡頭設計、甚至光源系統的出光口徑的極限尺寸。這一時期的投影機產品的厚度很難先講到5厘米以下:這五厘米的空間主要包括芯片高度;芯片封裝,固定的空間;芯片和光路系統的固定、保護、防塵、散熱空間;各種線路占用的空間和產品外殼厚度。
但是,隨著投影機技術的發展,德州儀器已經可以提供微型DMD投影芯片和DLP系統設計,主流商務應用也可提供0.55、0.45和0.3英寸尺寸的核心顯示芯片。這就使得投影機輕薄設計的最關鍵極限技術指標出現了明顯的下降。而且這一技術演化趨勢還沒有停止。
另一個決定投影機產品體積的因素是光源和散熱系統。為什么將光源和散熱系統放在一起講呢?因為散熱系統散出的熱量主要由光源產生。
DLP投影機原理
投影機產品早期光源只有汞燈、金屬鹵素燈等常規光源產品可以選擇,這些產品的體積很大,光效率較低、發熱巨大。這就導致了投影機系統中最占據空間的,可能不是鏡頭和投影光路,或者電路板,而是燈泡、散熱器和散熱必須預留的空間,以及為燈泡供電的電路變壓器等設備。也許,有讀者拆解過投影機,對于這樣的讀者會有一個印象:傳統投影機,即便是最輕薄的產品,機殼里面的空白空間也很多——這些空間本質上都屬于散熱系統!
對于早期的輕薄投影機產品,光源和散熱系統是最難以克服的問題,直到新興的LED光源的出現。Led光源屬于固態半導體冷光源技術,自身具有發光效率高、易于控制,適合于采用數字驅動系統、發熱量很小,投影系統整體散熱設計簡單的特點。這種光源產品的出現,是微型投影機誕生的技術前提之一。LED光源,極大的影響了投影機產品體積設計和內在空間利用率方面的革命。
有利于投影機小型化和輕薄化設計的技術發展,還包括半導體技術的進步。DLP投影機使用的DMD芯片雖然屬于微機電學科,但是也同樣屬于半導體學科;液晶投影機的LCD芯片,一般叫他液晶面板,但是這個液晶技術也同樣與半導體科學聯姻。數字投影機核心芯片的小型化不僅得益于微機電、液晶和新興材料科學的進步,也與半導體技術的發展密切相關。
同時,半導體技術還改變了投影機內的所有電路板:比如變壓器部分,由于采用功率半導體芯片,就可以在體積上比傳統的線圈變壓器小很多;投影機主控板核心部分采用SOC架構、甚至直接是智能投影機的ARM芯片,則可以使得投影機的主控板體積縮小到半個手掌大小,并且厚度也進一步降低。實際上,半導體技術的進步,從很多細節上使得投影機產品的體積可以變得更小。
目前,在一臺投影機系統中,最阻礙產品小型化的部件是光學系統。尤其是鏡頭產品。作為人類最接近終點的學科之一,鏡頭產品在保持功能不變的情況下小型化的空間并不大。功能豐富的投影機鏡頭,尤其是帶有平移功能的鏡頭,體積不可能做的太小。至少目前看來,鏡頭將成為未來最可能決定投影機產品極限尺寸的組件之一。
不過,如果使用功能簡化的鏡頭產品,在一定應用領域,以犧牲應用多樣性和適應性為代價,現有的鏡頭技術也能支持,輕薄型投影機的厚度縮小到2-3厘米,甚至更小的空間之內。
而隨著光學新材料和光學加工技術、光學機械設計和制造技術的進步,鏡頭產品體積小型化的進一步突破也不是沒有可能。
目前,半導體技術、新光源技術的發展還處于高峰期。未來這些技術到底能帶給投影機多大的“設計新空間”還是一個未知數。但是,小型化和輕薄化的這個方向是非常明確的。超小型投影機,已經成為消費投影品牌必爭的一個未來戰略基點。
小型投影市場決定品牌未來命運
從最初的產品設計追求,到現有的技術進步革命,都在推動超小型和輕薄化投影機產品的發展。如果把這些看成是投影機產品必然最終進入輕薄為主的時代的內部動力,那么平板等新興顯示技術在教育、商務和家庭影院市場的挺緊,就已經成為了投影技術小型化的最大外部壓力。
07年以來,大尺寸液晶顯示器開始在商用市場逐漸活躍。目前以商用上應用規模最廣泛的六十英寸產品為例,其出廠成本已經下降到3500元人民幣以下,并具有進一步下降的趨勢。從產品的主要功能和價格上,都已經可以和主流商務投影機媲美,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在產品的安裝和維護方面,一體化的液晶顯示器則更具有優勢。
2010年以來,全球投影機市場的增速進入慢車道,其主要原因就是液晶顯示產品的普及造成的。對于國內市場,雖然2011年開始已經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投影機市場,但是在平板應用領域、尤其是液晶平板商用市場的發展速度更是快于投影機產品。受到液晶打擊最大的領域,首先是家庭影院市場。其二則是教育市場。而工程市場,因其自身的特殊性,面授液晶等顯示產品的侵襲。
在未來,以OLED為主的新一代顯示技術將成熟。這種技術同樣屬于平板顯示領域。研究認為,OLED依靠畫質和未來3D打印技術形成的低成本優勢,將成為5到10年之后商務和教育投影機的最大競爭敵手。
大屏幕顯示器產品,無論是液晶還是OLED的競爭,這是在投影產業歷史上從未發生過的事情。倒退10年,2003年的時候最大的彩電產品顯示面積也不過36英寸,主要的大尺寸彩電是34英寸和29英寸的CRT電視。當時,大尺寸顯示方案只有數字投影和CRT背投電視兩種類型。在大多數商務教育市場,投影機技術成為最理想的解決方案。甚至,這一時期高端家庭影院也只能在背投電視和投影機之間做出選擇。這與現在液晶和投影機競爭,背投市場全面失守、家用影院市場投影逐漸弱勢的局面形成了鮮明對比。
通過審視平板技術的競爭,這個外部壓力,投影機廠商更可以發現投影機小型化輕薄化的必要性。和平板產品相比,投影技術能追求的優勢只能是大畫面的低成本,以及設備的易于移動性。
在大畫面領域,液晶等顯示技術成本依然很高,甚至完全不能實現客戶的顯示需求。這是專業工程投影市場能夠避免液晶的競爭的根本原因。但是,對于一般的教育、商務和演示需求,客戶畫面尺寸集中在60-80英寸范圍內,投影機和液晶顯示器的競爭卻不能避免。對于這一部分市場,投影機的唯一優勢就在于“可便攜性”。
因此,普通商務和教育投影機,包括娛樂產品的便攜化、輕薄化發展,不僅僅是投影機產品技術進步的必然結果,也是投影機產品和平板顯示產品競爭市場的必然需要,更是投影機產品在顯示應用上的一大特色:產品小,反而畫面大。
在未來投影機市場上,品牌廠商的主要發展戰略已經非常明確:一方面是高端高亮工程市場的進一步開拓;另一方面就是便攜產品、商務和教育產品的不斷小型化、輕薄化。抓住這兩條發展主線,是投影機廠商和品牌,在未來十年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的關鍵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