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橫幅、取消迎送,杜絕鋪張、厲行節儉,本次全國兩會吹起的清新會風,讓國人為之一振。反對浪費,已成為全國共識。但在社會生活中,隱性浪費依舊難以杜絕。今年兩會上,不少晚會的舞臺美術浪費現象,便遭到部分代表委員“炮轟”。
近些年,各類演出遍地開花,其舞美多追求高投入、大制作、全景式。許多演出動輒3D技術、水幕裝置,要不就是紗幕投影、建筑投影,讓人眼花繚亂。更有甚者,有的晚會舞美花費已占總投入的70%。舞美為什么這么貴?這其中存在多少浪費甚至貓膩?深層根源在哪里?
驚詫:晚會舞美成本竟占七成
痛心:貧困藝術團體也追奢靡
在本次政協會議文化界別的討論中,成都軍區戰旗文工團副團長郭瓦加毛吉說,如今,很多地方晚會都講究大制作、大場面,舞臺浪費的背后是形式主義和奢華攀比的不良風氣。
郭瓦加毛吉粗算了一筆賬:搭個鋼架至少要上百萬元,LED大屏也要上百萬元,煙花焰火、多媒體視頻等也至少要幾百萬元,加上服裝道具,40多個節目的晚會怎么也要幾百萬元,這就要上千萬元了……這里面還不算邀請明星的費用和安保等其他成本。
業內人士稱,目前國內的演出市場,大型晚會動輒就要花費5000萬元以上,在經濟發達地區,一臺晚會可能會花費上億元甚至幾個億。而這些晚會的舞美投入能占到總投入的一半,甚至70%。最令人痛心的是,在一些不發達或者欠發達地區,一些生存困難的藝術團體,在獲得了政府撥款或者贊助和貸款后,也一個勁兒地趕時尚追奢靡。有的藝術團體演過之后就癱瘓解體,這種浪費帶來的影響更為惡劣。
“誰聽說過拍攝一部電影,電影美術占到總制作的70%?但這樣的情況在國內演出領域就實實在在地存在!一臺晚會成本,舞美占到70%是一件很荒謬的事。”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導演說。
據悉,廣義的舞美基本包括布景、燈光、音響、化妝、服裝、道具等;狹義的舞美是指舞臺的視覺呈現部分,一般包括舞臺搭建、LED顯示屏幕、電腦燈、多媒體部分等,有的還有冷煙火、水造型的運用等。
知情人士透露,如今的晚會越來越追求感官刺激、技術崇拜。燈光越多越好,LED顯示屏幕動輒就要上千盞燈,甚至連樓梯都鋪滿LED。技術是越先進越好,LED技術、全息技術、增強現實技術……“其實很多晚會根本不用這么多高科技,這么奢華的效果。”
音響可以再利用,一些服裝、道具、燈光還可以勉強回收,但為舞臺量身定做的燈光、道具,特別是多媒體都成了一次性用品,更不要說像舞臺搭建等硬景部分,根本不能重復利用,造成了極大浪費。難怪,有人用“舞臺裝修隊”形容舞美設計。資深策劃人任衛新也坦言,在一次性晚會中,舞美浪費問題尤為嚴重。
反對舞臺浪費并不等于反對大制作和大投入,“但是當你的藝術本體毫無創造力,什么樣的包裝打造都沒有意義。”一位業內人士指出,舞美應當根據藝術的需要,依據環境、條件、投資狀況決定,而非成為燒錢和炫技的游戲。
無奈:舞臺宏大才能拉來贊助
貓膩:缺監管道具價格隨意報
舞美投入巨大,產生大量一次性垃圾。為什么還有這么多人熱衷舞美大制作?
“主辦方很少會單純為創意買單,需要宏大、實際的載體讓他們知道錢是怎么花的,錢是花得值的,舞臺美術自然成為這個可以量化的載體。”一位晚會導演坦言,我們還不夠尊重藝術、創意的價值。
但這僅僅是原因之一。這位導演透露,舞美大打多媒體、高科技的旗號,實際上創作成分很少,技術標準也很少。晚會的布景搭景、服裝、道具等舞美部分成為內行人的生財之道,這已成為業內公認的潛規則。
據了解,一臺晚會的組織基本構成是:創作組,制作組,演出組,宣傳組。正常演出投資情況下,不同演出有不同分配模式,但基本上是三等分:主創費用占30%,各種演員花銷占30%,舞美占30%。但是,實際演出中舞美經常超支,很多支出成了“返點”的費用。據知情人士透露,一些一次性的文藝活動,尤其是政府投資的超大型文藝活動,規模越大,水分越多。
“舞臺搭建是最容易有貓膩的地方,每一個道具多報100元,1000人的晚會就能‘結余’10萬元。”一位舞美師透露。
郭瓦加毛吉舉了一個例子,觀眾席上的熒光棒,從市場上批發也就1元一根,而劇組內卻報到2元、3元甚至5元一根,這差額就落到了中間人手中。
還有業內人士介紹,多媒體技術的市場價能要到每秒1800元,5分多鐘的多媒體放映就得花約50萬元,這部分也有巨大的泡沫。
郭瓦加毛吉說,很少有人會關注到熒光棒這種細節,但事實上,恰是這樣的小細節成了浪費的重災區,讓一部分人得以自肥。“各類晚會著實養肥了一批晚會導演和創作團隊。”一位知情人士透露。
監督:成立預評機構制定合理預算
速效:一律禁止政府埋單文藝晚會
專家認為,剎住舞臺奢靡之風,既需要藝術家、管理者、制作者的自律自覺,也需要從體制機制入手,讓每一項投資都有監管,每一個項目都有審計,“盡快對舞美和舞臺進行必要監督,成為當務之急。”
北京師范大學舞蹈系主任肖向榮建議設置舞臺專業委員會,委員會作為第三方預評機構,根據晚會的人文、環境、運作等對晚會進行綜合評估,給主辦方提供合理的預算和方案,推薦適合人選,提供質量保證,進行有效監督。肖向榮還指出,地方政府應少一些行政干預,過多的行政干涉會妨礙主創人員的藝術積極性,如果主管部門管得太多、太細,指標定得太具體,反而不利于創作。這就需要完善商業機制,建立健康的市場體系。
也有專家指出,相對于國外,國內舞臺演出的商業機制尚未建立,比如《媽媽咪呀》、《貓》、《安魂曲》等享譽全球的外國劇目,都采取商業化運作,充分考慮性價比問題。這些劇目舞美設計自由、簡約、開放,但卻憑借著原創內容和表演,在國內外獲得巨大成功。
任衛新說,杜絕演出的舞美浪費,要從源頭抓起,造成這個問題的深層原因還在體制上。一些晚會由政府埋單或撥款,花的不是自己的錢,當然不心疼。
郭瓦加毛吉在今年政協會議的提案中建議,應從政策和制度上加以規范約束,精簡晚會數量,控制晚會規模和預算,嚴格申請報批,并且建議有關部門制定可操作的審批標準和系統的管理、監督和問責機制,“這樣既能保證文藝晚會正常舉辦,又能遏制住攀比浪費的情況出現。”郭瓦加毛吉說,最奏效的做法,還是要出臺政策,不準辦由政府埋單的文藝晚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