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演藝設備行業形成于20世紀80年代初期,經過30多年的發展,行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涌現出一批頗具生產規模和開發能力的演藝設備企業。近年來,國家的文化強國戰略,使得作為文化產業重要組成部分的演藝設備行業有了廣闊的發展空間,但是在產業涉及眾多的文化產業領域,演藝設備行業受到的關注是比較少的,屬于偏冷門的行業,包括音響、燈光、舞臺設備、樂器等在內的演藝產品更多的是充當幕后的英雄。隨著,市場規模的不斷增長,特別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2010年世博會、2011年深圳大運會等活動的舉行,專業音響、燈光等設備走進了大家的視野,為一部分國內優秀的演藝設備企業提供了一個走向世界的平臺,進一步刺激了行業的發展。據統計,2006年至2011年5年間,我國僅專業音響的市場規模就由最初的104億元增長到了278.98億元。另外,據最新一次國家經濟普查數據統計,我國演藝設備行業企業總數為5588家,其中專業燈光、音響、舞臺機械等企業總計4558家,相關領域和業務范圍的企業1000余家,行業總資產達到546.97億元,主營收入達到787.26億元。 “大而不強、多而不精,”這是整個國內演藝設備行業面臨的普遍問題。眾所周知,廣東是國內音響產業集聚地,約占全國1/2的市場份額,其中廣州更是廣東專業音響的橋頭堡,花都、番禺、從化等地聚集了大量的專業音響企業,花都更有“中國音響之都”美譽。但是即使這樣一個產業集聚地,知名的企業和品牌也不多。所以在今后的發展中,廣州應利用自身資源、技術、地理位置等方面的優勢,打造出更多行業的精品,將企業做強做精。 市場的變化總是風云莫測的,雖然受到文化戰略的影響,國內演藝設備行業有了長足的發展,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國家提倡建設節約型社會,中心城市建設高標準演藝場所,爭辦大型體育活動的熱情受到抑制,大型項目開工數量減少等因素給國內專業音響行業帶來了不小的沖擊,而城鎮化和二三線城市的發展,促進了演出和商用市場的發展。行業中的國際巨頭,為滿足自身增長需求,徹底改變以往游戲規則,令市場競爭更加激烈。不論處在產業鏈的哪個位置,不論企業規模大小,都面臨著應對變局的難題。 機遇與挑戰并存,這是每個行業在發展過程中都會面臨的問題,但是作為文化產業的一部分,演藝設備行業如何利用自身的優勢,讓更多的人關注也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在發展的過程中,重質量而不是數量,在產品的研發中,重創新而不是抄襲,重品質而不是馬虎了事,促使整個行業朝集群化、品牌化、產業化的方向發展,未來才能走得更遠!
更多相關: AV集成
免責聲明:本文章由音響網提供,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中國視聽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