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0年2月疫情爆發以來,全球經濟遭受著巨大的沖擊。作為最先從疫情中擺脫的國內市場,在2020年結束之時,零售行業已經重新展現出蓬勃的生命力。作為零售行業零售科技的垂直細分,智慧商顯領域在復蘇的過程中完成了極為重要的深度轉型。它帶來了“零售消費場景的優化”、“消費體驗的升級”以及“消費形式的拓展”。
01實體零售受阻,場景優化破局
我們必須正視,這種2020年零售行業轉型是被動的、無奈的。本該成為零售消費市場高峰的2020年2月春節檔,因為疫情的爆發,國內從19年底接近40000億人民幣的市場規模,萎縮到不足16000億元,唯有在重啟的階段“求新”“求變”才能讓風雨飄搖的零售行業迅速穩固。
中國消費市場表現(數據來源:AVC奧維云網)
傳統實體零售因為覆蓋能力限制,轉而擁抱線上消費模式;線上消費提升消費者場景體驗,建立實體服務門店,融入實體零售概念。打通“線上”“線下”的固有模式,使用零售科技優化零售場景,是2020年疫情穩定后,零售行業打破僵局的突圍之道:
知名連鎖品牌Z女裝2020年6月宣布計劃關閉1000至1200家門店,轉為線上銷售,截至2020年10月31日線上銷售額同比增長76%,成功扭虧為盈;
X東4月引入超萬個線下門店,配送范圍覆蓋達100個城市,合作多家連鎖實體商超,門店范圍能夠享受線上下單1小時送達服務;
無人餐廳、綜合商超、連鎖品牌商鋪、連鎖餐飲、連鎖便利店、生鮮果蔬等零售場景,無一不在使用智能化的場景優化方案,打通線上線下。
場景優化之中,單屏、液晶拼接屏、電子白板、小間距LED、商用電視、廣告機成為助推零售信息覆蓋的重要手段,打破線下實體店鋪場景的限制。這一點也與發達國家廣告場景的發展趨勢殊途同歸:盡管疫情帶來了巨大發展困境,但也以先破后立的方式,推進了國內零售商顯場景搭建的進程。越來越多的客戶認識到商用顯示在零售場景中的價值。
杰和科技認為,2021年作為后疫情元年,零售產業上下線的界限會更加模糊,最終趨于融合。數字廣告牌的應用將大大拓寬零售產業的影響范圍,并且數字標牌和其他類似的廣告投放模式,擁有比傳統燈箱更優秀的表現力和承載能力。在這一點上,發達國家5%+的戶外廣告費用年復合增長速度,將是今后10年的期望。
位于紐約時代廣場的戶外廣告屏(圖源網絡)
02消費體驗升級,超速孵化的帶貨時代
2002非典疫情爆發,緊隨其后的2003年正式開啟了屬于線上購物的黃金時代。前所未有的消費體驗和飛速增長的經濟形式,共同沖擊著擁有13億消費者的龐大市場,北上廣的流行爆款在四五線城市同樣出現。伴隨著大數據概念和互聯網+的出現,消費者的消費體驗,從琳瑯滿目的自由挑選,升級為數據打造的定制天堂。
根據實時更新的百度指數可以看到,自2020年2月起“外賣”的百度綜合指數達到了均值30%以上的增長;而“直播帶貨”的百度指數從2020年4月20日空降全網,瞬間形成了現象級的全新零售營銷模式,“直播”從小眾文化走進大眾視野,第一次擁有了廣泛的變現渠道。此外,眾多諸如線上課堂、遠程會議、智能試衣鏡、線上個性化產品定制、無接觸配送等新概念產品,都因為疫情的因素加速鋪開速度,并迅速孵化出完善的產業鏈條。
疫情爆發后關鍵詞的百度指數曲線(數據來源:百度指數)
在2020年,智能替代人工的進程因為消費方式的劇烈變化被動提速,涌現了一大批現階段具備良好前景的新垂直細分。但眾多新概念的發展尚待深挖,其可持續發展性在市場恢復理智后,需要全面考量。能夠預見,今后較長一段時間,零售行業會將有一大部分企業將精力投入新概念產品的深化之中。對于優化消費體驗的新概念零售產品,存在巨大的機遇和不確定性。適機進入市場,對市場容量理性預估,才能轉化為發展優勢。
03可量化的商顯市場,未被滿足的體驗需求
2020年商顯設備規模呈下滑趨勢,受到疫情影響,相比19年789億人民幣的總體市場,萎縮加劇。雖然四季度情況有所好轉,但全年市場仍不理想,粗略統計萎縮達到30%以上。
其中,單屏顯示器逆流增長,受益于下半年中高端連鎖餐飲和連鎖服飾、汽車品牌復蘇。在產品選擇上,側重直指品質體驗,因此用戶對價格做出了適當妥協。規格上,42寸及49寸的顯示器占據了接近50%的份額,使用了OLED、IPS、廣色域等技術的中高端單屏顯示器帶來的優質體驗讓消費者充分沉浸,且設計上相比商用電視更輕薄簡約。
2017至2019年新擴張的中高端品牌店鋪設計中,窄邊距LCD拼接屏成為趨勢,但在2020年受挫明顯。用戶與LCD屏廠的博弈告一段落,LCD拼接方案的利潤空間逐年下滑,成本成為更加重要考量因素。55寸窄邊距拼接成為最具性價比的方案選擇,出貨量占所有窄邊距拼接屏的52%。一二線城市占據了大多數訂單量,隨著全國經濟情況的趨穩緩增,相信在三四線城市完全復蘇后的2021年,LCD拼接屏市場依然能夠延續快速增長的整體態勢。
廣告機、商用智能電視、IWB以及LED產品也都在2020年遭受了沖擊。但作為直播帶貨、遠程會議和在線教育的最直接“受益者”,IWB在下半年,尤其第四季度展現出的驚人能量值得關注:遠程協同、高效互動、數字化展示與“互聯網+”的概念高度契合;重服務,輕設備的”SaaS”概念也在后疫情時代展現出其頂層設計的優越性和先進性。IWB的市場前景隨著其應用領域的開枝散葉充滿想象。
究其根本,突如其來的疫情按停了超速膨脹的消費主義。即使意識到全面復蘇后可能存在的超發,消費者的消費行為依然展現出近幾年來難得一見的理性。消費體驗,環節優化,服務模式,商品價值……消費者比疫情之前更愿意消費,更愿意為“值得”的商品和服務消費。
簡單的說,消費者不好騙了。
消費者對于消費的需求長期存在,從順應全球化趨勢開始的“進口最優”思維,到近5年“國貨當自強”甚囂塵上;消費者被市場教育的消費主義已近尾聲,消費者的真實需求接過市場主導的指揮棒。進口還是是國貨?廣告還是口碑?評價還是感受?對消費者而言,只是篩選的標準之一,需求和體驗才是后疫情時代消費的核心動力。
作為新常態的開端,2021年潛力巨大。中國擁有14億消費人群的廣泛市場,在全球動蕩的2020年,成為最先擺脫影響的經濟體。智慧商顯產業的發展推力,即優化零售體驗。可以想見,在北上廣深一線城市全面復蘇,擁抱智能零售概念之后,國內智慧商顯市場將迎來一輪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