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2020-2021年中國制造業
2020年新冠疫情的突然爆發對中國制造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20年第一季度因受到疫情的影響,國內生產總值為206504億元,較上期同比下降6.8%。由于生產的延遲恢復,以及缺乏人員、材料和訂單,大多數制造商遭受了嚴重損失。不僅如此,全球大流行造成的生產中斷對全球制造業供應鏈產生了巨大影響,尤其是對消費電子產品、通信產品和汽車行業。大流行的負面連鎖反應導致許多企業倒閉,失業率上升,消費者消費能力下降,從而使全球經濟陷入衰退。
在疫情期間,中國一些出口導向型制造企業的訂單大幅下降。許多企業在恢復工作時,訂單短缺。與此同時,設備制造、通信、汽車和芯片等需要進口關鍵零部件和原材料的行業也受到了國際供應商生產中斷和準時交貨的不利影響。
但在大流行期間,由于工人無法重返工作崗位,機器人和AGV產品獲得了更多的投資。根據Omdia《AGVs & AMRs Report 2021》, 2020年中國AGV和AMR市場增速高達20%以上。2020年第三季度,隨著中國市場的開放,工廠意識到提升核心產業和智能制造的重要性。因此,在2020-2021年間,中國對半導體、消費電子、機床和機器人等行業進行了大量投資,推動了此類機械生產的大幅增長。其中,工業機器人市場經歷了2019年的低迷之后,再次保持穩定增長。年底,連續出臺的《“十四五”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發展規劃》和《“十四五”智能制造發展規劃》,為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指明了方向。
雖然在2021年期間,面對原材料價格劇烈波動、招工難、物流成本暴增、各地疫情散發等挑戰,但中國制造業受中國政策的大力扶持和引導,新能源汽車、光伏等行業表現仍然搶眼。其中,“雙碳”政策對制造業亦產生了深遠影響。
中國制造業2022展望
從中長期來看,由于以下因素,中國的機械生產市場將擴大:
“碳減排、碳達峰“的目標將促使石油和天然氣行業、采礦和金屬行業等能源密集型行業進行更多機械升級,以實現節能減排目。
傳統能源轉化為新能源的政策,如光伏(PV)、風力發電、水電、核能和新能源汽車行業,將繼續吸引投資并擴大產能,推動相關機械的需求。
出于國家安全考慮,半導體、高端機床、電子機械和醫療設備等關鍵行業仍然是短期和長期發展的重點。
隨著制造業對數字智能的需求增加,對智能和網絡化機械的需求也在增長,從而加速了機械升級的需求增長。
先進制造業獲大量資本青睞
在疫情期間,全球見證了中國在全球制造業舉足輕重的地位,以及明確了中國未來的戰略發展目標,全球的資本蜂擁而入中國制造業市場。2021年1-7月,中國先進制造業共有324起投融資事件,七月發生最多的投融資事件共有58起。
從地域分布來看,先進制造業投融資事件主要發生在北京、廣東和江蘇。北京和廣東共有65起先進制造業投融資案例。江蘇隨后發生了64起,僅比北京和廣東少一起。
從投融資階段來看,a-a++前期的投融資活動數量最多,戰略投資階段的投融資活動數量是第二位的兩倍,達到100個。從融資額的角度看,2021年1-7月,先進制造業共有134個投融資事件,占1億以上,占活動總數的41.36%。在先進制造業領域,集成電路、新材料和機器人是三個熱門領域。在這三個領域中,集成電路投融資事件的數量占主導地位,從一月到七月共有116個事件發生在2021。對新材料和機器人分別進行了65例和56例隨訪。其中,新材料和機器人投融資數量,分別為65例和56例。
瘋狂資本的背后不僅是對強大中國市場的投資,更是對中國本土制造企業崛起的認可。隨著廣闊的中國制造業市場的培育,中國本土企業不僅在出貨體量上逐漸取代了某些國際制造商,更會在中國制造業發展的浪潮里,不斷創新技術,通過大數據優化工廠的數字化解決方案。
中國制造升級對全球制造商的影響
在2021年,OEM市場從下游產業,包括工業機器人、電池、印刷、半導體、包裝、紡織、物流、機床等下游需求,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長。在項目市場中,除汽車、電力、市政及公共設施行業外,其他下游行業均實現增長,其中化工、造紙、冶金等下游需求增長率最高。
從工業控制產品的角度看,2021年,CNC、通用伺服產品、小型PLC和低壓的增長率高,年增長率分別達到69%/36%/32%/19%。由于制造業的整體需求強勁,以及上游零部件供應緊張導致的庫存需求,CNC增長更快。伺服和小型PLC的增長率較高,這是由于傳統制造業的顯著復蘇和新興制造業的高需求。
自2020年以來,我國本土品牌的市場占有率不斷提高,2021年的國產化率不斷提高。由于2020年的疫情,外資供應商的生產和交付受到了很大影響,然而,中國本土品牌憑借快速恢復工作和生產、強大的服務靈活性和產業鏈本地化的優勢,繼續搶占外國品牌的份額。2021年,鋰、光伏、3C、半導體和物流等新興制造業已被視為強勁需求,這充分受益于中國品牌。
以匯川技術為例,根據Omdia的《2021年運動控制報告》,2020年通用伺服在中國市場的占有率顯著提高到10%左右,預計將在2021年左右進一步增加至14%至16%,匯川正加速趕超安川和三菱等外資品牌。此外,由于IGBT、芯片等核心元器件的短缺,中國工業企業通過自身的本地化、交付可靠性和強大的供應鏈優勢,提高了品牌知名度。Omdia認為,隨著中國本土的新能源市場的蓬勃發展,中國領先的供應商將從新能源行業的新需求中獲益,進一步提高其市場份額。
疫情雖然給中國以及全球制造業帶來諸多挑戰,但這次的疫情也再次向全世界證明了中國制造大國的實力。不僅在疫情管理和控制上,取得快速有效的成果,并且發布了眾多政策,將制造大國升級為制造強國。2020年下半年和2021年,高端制造業的投資快速增長,強有力地證明了中國終端市場的需求旺盛,特別是“碳中和、碳達峰”,正在改變中國的能源結構,從而催生出更多中國式新興產業。與此同時,中國本土制造商在過去幾十年中學習的技術為未來的高端制造解決方案奠定了基礎。Omdia的《China Manufacturing Report 2021》, 具體分析了后疫情的中國制造業機會以及中國競爭者的市場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