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長虹宣布總投資20億美元的我國第一條等離子屏幕生產線于今年1月進入全面擴能量產階段,產品月綜合良品率已達到80%以上,單日最高綜合良品率達到91.21%。
行業觀察家指出,這是我國首條自主創新、國際領先的42英寸以上平板電視顯示面板生產線實現全面量產,這對我國彩電工業產業升級轉型,提高行業核心競爭力具有決定性意義。作為中國民族彩電產業的領軍者,長虹將開啟我國彩電業從制造向智造轉型的大幕。
據了解,在大平板電視領域,屏幕成本占到整機成本的80%左右,屏幕價格基本決定了整機價格和企業的利潤空間。平板電視時代,中國彩電工業飽受“缺屏”之苦,導致行業利潤微薄,甚至出現行業性虧損,中國彩電企業在全球產業鏈分工中只能處于附加值最低的末端組裝制造環節。由于我國平板顯示核心技術的缺失,上游顯示屏成為制約我國彩電工業發展的瓶頸。
而虹歐PDP項目自主創新的生產線實現全面量產并擴能增量,從量到質打破了制約我國彩電業發展的技術瓶頸。據了解,虹歐PDP項目全面量產后,目前已實現年產216萬片,擴能增量后將實現年產300萬片的生產能力。
分析人士指出,對中國彩電業來說,要想在新一輪的競爭中處于主動地位,就必須要實現大平板電視產業鏈條的本土化,必須實現產品制造一體化的本土化,形成從產品自主規劃—面板自主提供—芯片、軟件、電路、結構自主設計—整機自主制造的完整工業體系自主化,只有這樣才能提升中國彩電業的綜合競爭能力,實現對消費需求的快速響應。
目前,以長虹新型等離子顯示屏項目為龍頭,憑借長虹國際一流的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通過整合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工程實驗室,建立新型平板顯示的全球化技術研發平臺,全面展開跨地域、跨行業的技術研發協同,形成完備的基礎技術研發、產品技術研發、工藝技術研發等多層次的研發體系;在材料、器件、工藝、檢驗檢測等領域取得一大批技術成果,并確定以新型等離子顯示屏為核心,建設中國等離子產業集群,實現原材料、元器件國產化,工藝設備國產化,基礎技術研究本土化,取得持續的成本優勢和技術優勢。
回顧當年長虹制造“中國屏”的歷程,可謂艱辛而又堅決,具有前瞻性而又充滿曲折。2006年,長虹收購韓國歐麗安等離子公司,借助資本手段掌握了等離子面板的研發和制造技術,擁有了完善的等離子面板核心專利和一支有量產經驗的研發、管理、生產團隊。虹歐PDP項目,自2007年4月開工建設以來,歷經種種困難,去年歐寶麗等離子電視上市,今年虹歐PDP項目完成“爬坡”,實現全面量產。
更多相關: AV集成
文章來源:中國企業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