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為期五天的第二十五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在深圳落下帷幕。有著中國科技第一展之稱的高交會,被譽為科技產業發展的風向標,25年來,見證著中國科創的進步。
本屆高交會以“激發創新活力 提升發展質量”為主題,105個參與國家和地區,四千多家參展企業,681項新產品新成果集中亮相,截至19日,本屆高交會累計洽商交易金額達到372.79億元,其中跨境洽商交易額26.6億元。可以說短短五天,高交會成績亮眼。從本屆高交會上的表現來看,如何看待中國科技與創新的能力與潛力,有哪些亮點和特點?如何看待中國市場和中國科創產品對于全球的吸引力?來看記者前方觀察和權威專家分析↓
高交會成績亮眼 中國科創加速迭代
高交會在短短五天之內,創下了亮眼的成績單。而在活躍的科技交易背后,是中國科技不斷迭代,茍日新,日日新的創新步伐。
總臺央視記者 張春玲:原子鐘的精度可以達到三千萬年誤差只有一秒。這款產品是全球首個由我國自主研發的,以時間來度量空間的時柵。它的主要作用是能夠測量空間的位移,可以廣泛被應用在工業母機還有航天制造領域,它的精度可以達到0.06角秒,也就是六萬分之一度。
參展商深圳市正隆偉業科技有限公司 劉波:打個簡單的比方,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機械手表,它是圓形的,它秒針每走一格就代表一秒,我們時柵尺的原理剛好與它相反,當我們秒針走一秒,它的空間上就是走一格。
這些精密測量工具和傳感器是高端制造的“標尺”,目前已經廣泛應用于國產大飛機、新能源汽車、工業母機裝備等高端制造領域。團隊通過十余年持續不斷研發,填補了中國高端儀器制造測量設備的空白。
參展商 深圳市正隆偉業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 彭聲亮: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已經有大幾十項的這個發明專利和軟件著作權,我們非常開心看到很多國外的高端機床、進口機床在用我們的設備去驗收或者去做技術的提升,去做精度的補償。所以我們的愿景是助力中國制造更進一步。
高交會持續助力中國企業的創新成長
高交會,不僅見證了中國科技產品的創新,也見證了很多企業的成長和發展。在采訪中,記者就發現有很多企業是與高交會一同成長的。高交會成為他們搭建合作,開拓市場的一個重要國際平臺。
這是一家從事生產電力安全硬件的企業,通過前段傳感器的采集和終端的控制,可以在20毫秒之內,采取措施斷電,以保障居民的用電安全。公司創始人介紹,是高交會給他們帶來了第一桶金。
參展商 曹瑩:剛參加高交會是我們第一代產品,第一代產品我們是剛剛起步,目前我們每年的銷售額也超過了三個億,我們積極參加展會一個是宣傳我們自己的產品,另外高交會、相關展會給我們對接了非常多的優質客戶。我們整個渠道客戶有三分之一是來自于展會的。
高交會上匯聚眾多行業企業,鏈條十分完整,這給企業與企業之間的交流與洽談搭建了一個快速連接的平臺。
參展商 斯坦德機器人有限公司 劉敏君:我們是從事AMR移動搬運機器人的,擁有移動搬運機器人的底層核心技術。高交會是一個整合了全球高尖端企業產業技術的一個平臺,今年我們已經通過高交會達成了2個多億的合作意向。目前通過高交會已經和全球幾十家知名企業形成了合作,我們的產品和技術通過高交會這個平臺,走向了世界舞臺。
搭平臺強鏈條 助力深圳"智造"快速迭代
高交會的背后,依托的是中國科技創新的發展,尤其是深圳這片科創熱土,這里正在加速建設全球領先的先進制造中心。作為全球智能制造的窗口,深圳堅持產業鏈、生態鏈的持續建設,爭取讓更多的創新技術和思路,在這里迅速轉化成為真正的科創產品生態鏈。
作為全球智能制造的窗口,深圳智造產業的崛起,與這里創新的產業生態密不可分。在深圳,每28.5秒,就有一部智能手機生產出來;每60秒,就有一輛新能源汽車下線。榮耀坪山智能制造產業園,擁有超過8000名研發人員、超過8500項全球專利申請、超過100個創新實驗室。而更為關鍵的是這里的每一個技術的迭代,都能迅速帶動整個產業鏈的創新。
參展商 榮耀終端負責人 趙明:我們生產制造過程當中工藝的流程,在一些關鍵節點的品質保障和檢測的手段,其實這些能力我們都可以共享給我們最核心和關鍵的合作伙伴,因為只有把這個能力開放出去,才能夠保障端到端產業鏈的高質量。
深圳正在加速建設全球領先的先進制造中心。依托20大先進制造工業園區,打造“垂直工廠”,布局制造業創新中心、實驗室、工程中心、技術中心,在工業軟件、集成電路、工業母機等環節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這些實驗室、基礎硬件設施、創新要素全部面向各類創新主體開放,充分激發了企業的創新活力。
25年 高交會見證中國科技創新的步伐
從一個個科技創新的點,到科創產品的全產業鏈、生態鏈建設,可以說,25年來高交會見證了中國科創發展的步伐。本屆高交會,展現了中國科創的哪些亮點和特點?
總臺央視記者 張春玲:本屆高交會,全球首個產業化應用的二維石墨烯材料,全球首款寬溫域鋰電池等新產品新技術,繼續見證中國科技產業一個又一個新的突破。說到本屆高交會的亮點,我想用三個字來總結:
首先是“廣”:從新能源、新材料、到新一代信息技術,共有19個展區,4000多家企業參展。除了一些頂尖技術國家級前沿創新,像水下深潛機器人等,也有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內容,如節水展、未來建筑展,還有一些行業專業展,如熱管理展、應急展。可以說,從國之重器到尖端科技再到百姓生活,高交會的展覽覆蓋到了每一個有科技的角落。
第二個是“精”:在采訪中,很多高端裝備制造廠商感慨道,衡量我們科技能力的不僅僅是大,更是精。比如說一個高端精密測量儀器能力水平的提升,可以將精密制造的能力提升5到10倍左右。可以產業化生產的石墨烯材料厚度僅為0.3納米。最新推出的國產電子掃描顯微鏡,最佳分辨率優于0.9納米;多年的研發積累,中國科學院五軸五聯動、微米級的精密運動控制的軟硬件一體化技術突破,也在本屆高交會上展出;不論是最新型的材料,細致到一個涂層的進步,還是運算速度的提升,甚至是把屏幕做薄了一微米。我們看到產業的進步,科技創新的速度,正是在這些細微之處,以跬步至千里。
第三個是“鏈”:我們積累起了一個創新的產業鏈,在這個充滿韌性的產業鏈上,每一個環節,到每一個螺絲釘,都有專門的供應鏈。本屆新材料展上,有超過500家廠家和工藝方案聯合展出。在產業鏈供應鏈已經同步的深圳,每一項技術的迭代,都會迅速帶動整個鏈條的進步。鏈,讓創新的韌性增強,也讓創新的速度提升,更讓創新的成果在每一個大中小創新主體中共享。
買全球賣全球 國際科技交流合作走深走實
在本屆高交會上,除了能看到中國科創技術產品和企業的發展,作為全球性科技創新交流平臺,買全球、賣全球,高交會的“國際化”水平也越來越高,正在不斷推動國際科技交流合作走深、走實。本屆高交會上外國參展商們有哪些收獲,如何看待中國市場和中國科創產品?聽聽他們怎么說。
105個國家和地區團組、4000多家企業參會參展,展會總面積達到50萬平方米,第二十五屆高交會是歷屆規模最大、參與國家和地區最多的一屆高交會。
丹麥參展商 馬修·馬丁:這次高交會真的很棒,規模如此之大,遍布新產品、新技術。這幾天我們非常忙,結識了很多來自世界各地的企業和朋友,我們甚至不得不印刷更多的宣傳冊,這是我們沒有預料到的,所以我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開始,我已經在計劃下一次參展了。
葡萄牙參展商 麗塔·馬加爾海斯:這是葡萄牙第一次派代表來高交會,不得不說中國擁有絕對的科技實力和創新實力,人工智能咖啡機、各種各樣的機器人,不僅在助力制造業領域優化生產,也在改變我們的生活。得益于中國的開放政策,讓我們能有這個相互學習、交流合作的平臺。
一年一度的高交會折射著中國科技創新的加速度,外企展商紛紛對中國的前沿創新技術和產品以及中國的創新能力表示肯定。同時,持續優化的營商環境、完備的產業鏈、不斷擴大開放的舉措也令各國參展商更加堅定了開拓中國市場的信心和決心。
德國參展商 阿明·西格特:1999年,第一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開幕時,我們就在現場。從那時起,我們每年都來深圳參加這個非常重要的展會,中國市場潛力巨大。這次我們帶來了五家公司,他們很高興能在這里尋找潛在的合作伙伴。我想,明年我們將帶更多創新創業團體來到這里,也把更多買家帶到深圳,因為有這么多優秀的中國產品,我認為這些產品已經為國際市場做好了準備。
經統計,本屆高交會累計跨境洽商交易額達到26.6億元,巴西、俄羅斯、塞爾維亞、伊朗、巴基斯坦、德國、英國等展團達成了多個合作項目。經過25年的發展,高交會已成為各國共享機遇的重要平臺。多國團組表示明年將擴大參展規模,繼續利用高交會增進交流、促進合作。
從本屆高交會看中國科創亮點特點
從本屆高交會上亮眼的交易成果以及密集上新的高科技產品來看,中國科創有哪些亮點特點?同時,如何看待中國市場和中國科創產品對于全球的吸引力?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 張燕生:深圳的高交會已經閉幕了,應該講是碩果累累。有三個亮點。
第一個亮點就是在當前全球的數字技術革命、綠色革命和新能源革命的大潮中,中國企業突飛猛進,很多在全球取得了前沿科技創新的成果。
第二個亮點,今年的高交會,專精特新的企業展區擴大了八倍。小巨人企業的數目增加了15倍。我們可以看到中國科技創新的主體是最有活力的小而美的企業。在新一輪的數字技術革命、綠色革命和新能源革命中,將會有大量的專精特新企業和小巨人企業,也包括單項冠軍和隱形冠軍,它們中間將會涌現出一大批在全球競爭進入前沿的大企業。
第三個亮點,這次的高交會,就是買全球賣全球。從買全球的角度來講,當前中國和世界主要國家的技術能力的競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在自立自強的基礎上,推動全方位的國際合作。因此深圳的高交會,就是一個全方位國際技術合作的重要的平臺窗口。另外一個方面,它也是全球到中國來尋求新科技革命的新發展、新業態、平臺新模式的一個重要的平臺和窗口。從這個角度來講,深圳的高交會,成為推動高層次的國際技術合作,同時推動中國下一步科技的高水平自立自強的非常重要的平臺和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