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菊園新區秉持為發展求安全、以安全促發展的理念,深入一線,廣泛深入開展調查研究,打造“菊安通”智慧化應急綜合管理系統,推動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創新和轉型。
圍繞調研中發現的企業在安全生產工作方面“不愿管、不會管”的問題,聚焦安全工作“防范在先、發現在早、處置在小”的具體目標,“菊安通”通過數字化模型壓實企業主體責任,運用科技化手段助力政府部門監管,與上海市119接處警系統實現數據對接,提升應急處置能力,為安全生產、應急事件管理以及指揮救援等工作安上“千里眼”。
一方面,實現精準日常檢查,強化安全風險“畫像”。憑借傳感器智能識別技術,在“集中監管駕駛艙”模塊中,囊括了各單位每日、每周、每月的周期性檢查項目情況,“防汛防臺專項應急預案修訂”“危險化學品的運輸”等檢查細則一目了然,有效提高企業自我排查和自我整改能力。另一方面,實現高效聯動處置,精準把握“黃金十分鐘”。當出現突發事件時,系統將實現自動響應,一鍵劃出一公里、三公里、五公里的安全線,直觀顯示周邊單位、應急支持場所、應急救援設備物資、消防車軌跡等信息,為點對點調度指揮,就近協調網格人員先期處置工作,提供可視化數據化支撐,提高處置效率。
自投入使用以來,“菊安通”已在菊園轄區內重點單位、學校、醫院等49家單位試點運用,完成報警預警8500多條,上報安全隱患2000多條,處置了64多起安全事件,其中火災救援31次。
這帶給我們以下幾點經驗啟示:
菊園新區廣泛深入開展調查研究,聚焦城市安全工作重點難點堵點,創新開發“菊安通”智慧化應急管理系統,做到監管方式不再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責任前置不再限于靜態查驗取證,現場指揮不再擔憂資源不足,實現“管理體系、應用體系、服務體系”深度融合,推動科技賦能引領安防實踐變革。
堅持需求導向,強化“平急轉換”,實現實戰管用。圍繞調研中收集的企業主體責任需壓實、安全風險意識需提升、源頭治理需夯實、隱患盲點需消除、應急聯動需高效等意見建議,“菊安通”探索建立以安全生產為基礎的綜合性、全方位、系統化的城市安全防控體系。分類布設“自動報警、電氣火災、水源壓力、防煙排煙、圖像采集”等傳感器系統,實現點位布控更牢。自動生成周期性安全檢查任務,精準指導日常安全監管,實現服務范圍更廣。當出現突發事件時,信息一鍵提取,指令一鍵分發,做到“支持場所、救援車輛、專用物資”等應急資源聯動,實現反應速度更快。
堅持效果導向,強化“監督指導”,實現企業愛用。圍繞安全生產“四責聯動”機制壓實壓細,夯實末端監督、落實分級管理,解決企業在安全生產工作方面“眉毛胡子一把抓不會管”“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不愿管”等問題。內部管控更嚴,智能化推動消防檔案健全,應急預案完善,自主建構“全自動感知、全流程提醒”處置閉環,全面壓實企業的安全主體責任。聯檢指向更準,科學圈定安全管理的重點方向,按照風險等級開展針對性監督檢查。整改效率更高,布設安全報告調閱功能,將壓力直接傳導至整改責任末端。
堅持目標導向,強化“網格治理”,實現基層受用。圍繞推動城市高效能治理目標,網格細分激活了治理要素,“菊安通”激發了治理動能。立足點對點調度,盤活線上資源,積聚線下人脈,以公共服務撬動社會化參與力量,打通城市安全扁平化一體聯動鏈路,優化“居民自治、地緣聯治、全域共治”三大生態。網格力量聯動更高效,無論是因電梯故障受困,還是煤氣閥門忘關出險,幫助網格人員快速先期處置。網格治理能級更均衡,全覆蓋推動技防改造項目,如電動自行車集中充電場所智慧化改造。特色化推動智能場景建設,如高空拋物監控、智慧電梯系統等,推動網格治理互學互鑒、共同提升。
下階段,“菊安通”將進一步擴大系統覆蓋范圍,做實做強數字底座,充實轄區網格內人口、房屋、土地等信息,通過無人機巡航等方式,實現對企業單位內違章搭建、占用消防通道以及可燃物堆放等情況自動上報,打造多元一體的城市綜合治理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