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 6 月,蘋果高調發布 Vision Pro,庫克喊出了「開啟空間計算時代」,全 XR 行業為之振奮。然而,2 個月后再看 Vision Pro 的影響似乎并沒有那么大,愛奇藝旗下的 VR 業務「奇遇」甚至傳出了大裁員的噩耗,整個上半年 XR 市場的發展也呈現出兩極分化的現象。那么,XR 行業到底會不會走向大爆發?
XR 市場:
VR 降溫,AR 升溫
今年初,雷科技曾報道 2022 年國內 XR 市場的增長:VR 設備出貨量首次突破了 100 萬臺,AR 歷史性地實現了第一個 10 萬臺的出貨。即便如此,2023 年開年行業也迎來了全新的市場走向。
2023 年上半年,XR 設備銷量出現了顯著下滑,根據洛圖科技公布的最新報告,2023 年上半年,中國消費級 XR 設備(包括 AR 和 VR)的全渠道銷量為 38.2 萬臺,同比下降 38.6%。其中,線上公開零售市場(不含抖快等內容電商)的銷量為 13.8 萬臺,占全渠道的 36%,同比下降 40.2%;銷售額為 4.3 億元,同比下降 36.5%。
雷鳥 Air Plus,圖/雷鳥創新
然而,XR 市場實際包含了 VR 與 AR 兩大品類,整體銷量的下滑主要是受 VR 設備的拖累。商業化更早的 VR 在存量市場占比極高,其下滑顯著拖累了 XR 整體表現,上半年 VR 設備線上銷量為 9.7 萬臺,同比大降 56%。
VR 下滑主要是因為頭部玩家銷售政策的調整。2022 年,字節 Pico 發布了 VR 新品 Pico 4,在巨大的資金補貼和流量傾斜下,Pico 實現了大爆發。IDC 數據顯示 Pico Neo 3(50.5 萬臺)與 Pico 4(21.7 萬臺)共賣出了創紀錄的 72.2 萬臺。不過,這個成績并沒有達到字節內部 100 萬臺的目標,有媒體報道,今年年初 Pico 已將全年銷量目標下調到了 50 萬臺(消費級市場 35 萬臺)。
如果只看 AR 市場,其實正處于快速上量階段,上半年銷量為 4.1 萬臺,同比大漲了 340%,頭部廠商大都實現了爆發。來自艾瑞咨詢的報告顯示,雷鳥創新、XREAL(原 Nreal)以及 Rokid 三大 AR 頭部玩家上半年拿下了高達 75.5% 的線上份額,其中雷鳥創新憑借 32.9% 的市場占有率穩居第一,XREAL、Rokid 分列其后。
圖/艾瑞咨詢
AR 市場的持續增長正是得益于產品的不斷進化。光學技術的進步、計算性能的提升、元器件成本的下降,讓更通用的 AR 設備成為可能。頭部玩家們紛紛意識到 AR 設備在個人化、隨身性、私密性上的獨特價值,不斷改進 AR 設備使得其更輕量化,易佩戴、強體驗,同時花大力氣推動系統應用與生態的繁榮,在保持 AR 設備相較于 VR、手機、PC 等個人隨身設備差異價值的同時,拓寬其使用場景。
比如為了讓 AR 眼鏡的內容更加豐富,雷鳥創新就在 5 月推出了獨立應用終端「雷鳥魔盒」,內置主流視頻平臺,提供海量超高清影視資源,并支持無線投屏、連接 TF/U 盤等多種形式進行內容拓展,搭配 AR 眼鏡主體可以實現更好的觀影體驗。在雷鳥創新外,友商們也推出了 XREAL Beam、Rokid Station 等類似產品,「分離式主機」+「AR 眼鏡」的創新形態,給 AR 眼鏡帶來了全新的可能性。
類似于雷鳥魔盒這樣的「分離式主機」負責 AR 眼鏡的部分計算工作,與 AR 眼鏡緊密協作,讓其不再需要依靠手機、電腦等設備就可使用,未來隨著「分離式主機」承載更多計算負載,AR 眼鏡主體將在變得更加輕薄的同時塞下更多傳感器,給用戶提供更強的視覺體驗以及空間計算交互。
光學是基石技術
光波導是 AR 的未來
光學顯示技術始終是 XR 產品迭代進化的關鍵,堪稱「基石技術」。
VR 光學方案已全面從「菲涅爾」轉向「Pancake」方案,后者量產工藝已趨于成熟,可讓設備更輕薄進而具備更好的佩戴體驗、更好的成像質量。在顯示材質上,VR 未來的最大看點在于 Micro-OLED 屏幕的普及。
蘋果 Vision Pro 搭載了 Micro-OLED(又即硅基 OLED)屏幕,這種高亮且能實現小尺寸下超高分辨率的屏幕在顯示效果上大幅超越了 Fast-LCD 屏幕——VR 頭戴式設備的主流屏幕。然而,Micro-OLED 屏幕成本較高,當下只有極少數產品「吃得起」,3499 美元(約 25000 元人民幣)的 Vision Pro 也只能是「土豪的玩具」。2024 年,隨著Vision Pro 大量出貨以及半導體顯示產業的發展,Micro-OLED 的成本將有望不斷下探,逐步「下放」到更多 VR 頭顯設備。
由于 AR 眼鏡的屏幕尺寸更小、亮度要求更高,因此包括雷鳥創新、XREAL 以及 Rokid 都廣泛采用了 Micro-OLED 屏幕,在視覺上具有先天優勢。而在光學方案上,AR 設備未來大有可為。
當前 AR 還沒有相對統一的光學方案,Birdbath 方案市場滲透率最高,可將整機重量控制在 80g 左右,但其光學模組體積大、鏡片厚,光線透過率相對較低;光波導方案則可讓設備更輕,讓影像有更更高透過率和顯示亮度,有望成為 AR 眼鏡的主流光學方案,包括雷鳥創新的頭部玩家已在進行前瞻性的戰略布局。
雷鳥 X2,圖/雷鳥創新
在年初的 CES 2023,雷鳥創新推出了采用光波導方案的雷鳥 X2,搭載全彩 Micro-LED + 衍射光波導顯示方案,率先實現雙目異顯全彩顯示,亮度高達 1000 nits。OPPO、努比亞 也開始在這個方向上探索, OPPO Air Glass 2 和 Nubia Neo Air 均采取了光波導方案。
從光學技術的應用情況來看,VR 設備相對已趨于成熟,其最終產品形態以及體驗的上限已被展現出來,能否持續爆發的關鍵在于應用生態的成熟和應用場景的拓寬。而 AR 設備則仍是「初生少年」,它未來可將視覺體驗、人機交互做到何種程度尚未可知,這意味著其依然有著巨大的應用潛力和想象空間,未來可期。
XR 的新故事
「對國內的 VR/AR 行業來說,今年是令人激動的一年。蘋果 MR 頭顯的橫空出世,讓整個行業看到了未來的發展方向。」XREAL 創始人兼 CEO 徐馳在今年 MWC 上海的采訪中說道,他在創業前,曾是 AR 明星公司 Magic Leap 的一員。
蘋果 Vision Pro 的橫空出世是 2023 年 XR 行業的里程碑事件,蘋果做不做一個產品,往往是該產品對應的產業是否成熟的標志,隨著蘋果入局,對應的產業進程往往會被加速三五年。與此同時,蘋果進入 XR 行業也表明這一市場的戰略價值,庫克認為空間計算將開啟移動計算后的新時代,因此即便蘋果公司內部有不同聲音,他也堅定地推動 Vision Pro 業務——這也是他執掌蘋果 10 余年來推出的最重要的新品類產品。
蘋果 Vision Pro 的產品形態抉擇已經表明了 XR 未來的方向:更符合人類佩戴自然習慣的 AR「眼鏡」更有機會普及,「與世隔絕」的頭戴式顯示器將只適合專業場景。
過去不是沒有廠商「用 VR 的產品形態做 AR」,微軟 HoloLens、Magic Leap 都意識到現有技術無法滿足「輕便的 AR 眼鏡」這一目標,退而求其次選擇了更大更重的頭戴形態。
Vision Pro 的突破在于,它可以提供 VR 體驗,就如蘋果宣傳中的沉浸式觀影,又可以通過多顆外部攝像頭、自研 R1 芯片以及超低延遲技術,實現 AR 體驗。Vision Pro 到底是一款 AR 還是 MR 設備其實不重要,但它表明了蘋果的態度:一定要花很大精力來解決一個問題——用戶想獲得沉浸體驗,但不想「與世隔絕」。
圖/蘋果
Vision Pro 不是 VR 與 AR 優勢兼顧的唯一解。國內的 AR 頭部玩家們先深耕光學顯示技術,做好 AR 眼鏡的「顯示」功能以及人機交互,再想法設法去增加其「計算處理」能力,以支撐更豐富的內容與應用,比如雷鳥魔盒,就是輕量化 AR 眼鏡從單純的「顯示器」向計算設備轉變的標志,自此,輕量化 AR 眼鏡也有了獨立的計算和續航能力。
其實不論是 AR、VR、MR 抑或是別的什么 R 設備,最終能否取得市場的成功都得靠用戶花錢投票,而要讓更多用戶心甘情愿地掏錢,任何設備都要回答一個關鍵問題:到底給用戶提供了什么「價值」。
比如 PC 滿足了人們的辦公剛需,智能手機最初也只是通信+娛樂+上網而已,喬布斯當初給 iPhone 寫的注釋是「手機+ iPod +上網設備」,后來手機才延展出更豐富的應用生態,滿足用戶生活、工作等方方面面的需求。
XR 設備的成功與失敗,其實都可以在「用戶價值」上去得到原因,上半年逆勢爆發的 AR 設備就在個人私密、隨身、隨時、隨地觀影這一剛需場景下,發揮了獨一無二的價值,得到了第一批規模化的用戶。未來,隨著顯示屏幕與光學方案的迭代,隨著眼動追蹤、手勢交互和 inside-out 定位等空間計算技術的成熟,以及「獨立終端 + AR 眼鏡」所帶來的更大的計算能力,AR 設備也將在更多的場景上給用戶創造新的價值。
Vision Pro 暫未發售,現在討論其表現有些言之過早。人們習慣于高估新技術的短期影響,卻低估其長期價值。長期來看,XR 產業依然有著光明的未來,只是要形成跟移動互聯網一樣龐大的產業還「道阻且長」,雷鳥創新們還需要創新不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