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算力產業規模持續壯大,人工智能應用激增,為各行各業的數智化轉型注入了活力。基于此,“城市+AI”漸成趨勢,為快速發展的智慧城市建設帶來了更多驚喜。
回顧2023年,智慧城市領域取得了哪些突破?還面臨哪些挑戰?展望2024年,智慧城市建設應關注哪些方向?對此,通信世界全媒體采訪了中國聯通(600050)科技創新部副總經理夏俊杰,聽他講述人工智能時代的新型智慧城市發展。
回眸2023:“城市+AI”風潮正起
智慧城市是數字時代城市發展的重要模式和目標,回顧2023年中國智慧城市的發展,有幾個事件給夏俊杰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是《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發布,這份文件擘畫了我國未來智慧城市發展藍圖。在這個發展藍圖中,“數字基因”將成為引領未來智慧城市發展的重要特征,全面滲透到未來智慧城市的各個領域和角落,對未來智慧城市的發展帶來重要且深遠的影響。
二是城市本身逐漸呈現出與社會、環境共同生長、融合迭代的有機生命體特征。數字技術跨越式地提升了城市發展能級,使得城市在演進方式上,更具生命體的生長脈絡;在空間范圍上,拓展了虛實相生的新空間;在城市生態上,呈現出了“城市數治”“城市創新”等新體征。
三是城市發展更加注重可持續性和市民生活質量改善,未來將朝著更加人性化、公平化、有溫度的方向發展,城市也更加注重以人為本,不斷構建更加人性化的城市環境和公共服務體系,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感。
與此同時,2023年算力和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為智慧城市建設提供了更加強大的技術和計算基礎,使得智慧城市可以更加高效地處理海量數據(603138),提供更加智能化、個性化的服務。例如,通過大模型技術,可以對城市交通、環境、能源等領域的數據進行深度分析和預測,為城市規劃和管理提供更加準確的數據支持。
不過,夏俊杰也提醒道,算力和大模型的爆發也為智慧城市帶來了挑戰,技術的快速更新要求智慧城市的建設和管理者不斷學習新知識,以跟上技術發展的步伐;要求智慧城市的基礎設施和軟件系統不斷升級和更新,以適應新的技術和計算能力需求。同時,數據隱私安全、技術標準和互操作性等問題也日益凸顯。
夏俊杰表示,行業可以探索以通用大模型能力為支撐,通過集成城市各領域數據、信息的處理、分析、應用和服務平臺,建設城市AI大腦,以“城市+大模型”推動城市向智慧化決策、管理發展,進而為民生、電力、經濟等多領域的運營管理提供智能分析模型和個性化的決策能力。
中國聯通2023:靶向發力,深耕技術底座
如何“管好一座城”?如何最大程度提高政府的數字化治理能力?近年來,中國聯通的新型城市數智化解決方案為中國智慧城市建設、管理和運營提供了多個優秀范本,而這背后離不開中國聯通持續的技術研發支撐。
2023年,中國聯通重磅發布“禹跡”數字孿生城市CIM平臺。該平臺是中國聯通面向數字孿生城市建設打造的全新研發成果,融合三維GIS、高性能渲染和云原生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構建城市全要素、全時空、全生命周期的三維數字底座。該平臺還具備200余項基礎原子能力,已率先在智慧園區、智慧樓宇、生態環保、城市精細化治理、城市雙碳發展等領域實現應用,并在湖南長沙、浙江杭州、湖北武漢、雄安新區、廣東廣州等地落地了多個標桿項目。
與此同時,2023年中國聯通智能城市研究院還與國家信息中心共同發布《元城市運行生命體征指標體系研究報告》,與上海聯通智慧城市研究院共同發布《數字技術賦能零碳城市建設白皮書》,與上海智慧城市發展研究院共同發布《數字時代未來智慧城市發展鼎新與實踐》,形成了眾多智慧城市的前沿研究成果,為智慧城市的普及發展提供更多借鑒。
此外,聚焦城市安全,中國聯通還牽頭開展了科技部雄安專項“面向雄安新區數字城市的異構系統安全策略推演及安全協同防護技術及示范應用”,以數字城市安全及安全能力數字孿生為核心,圍繞城市級安全協同主動防護理論體系與安全關鍵技術、新技術賦能安全、系統研發、應用示范等方面開展研究工作,希望推動構建數字孿生城市的安全新模式。
展望2024:直面挑戰,找準城市發展脈搏
當前,智慧城市處于快速發展階段,新技術的應用推動智慧城市的建設不斷完善。未來智慧城市的個性化需求將更加明顯,場景覆蓋也更加立體,但機遇之下挑戰猶存,夏俊杰介紹了智慧城市建設面臨的五大挑戰。
一是數據共享與隱私保護難。智慧城市需要收集和處理大量數據,但如何保護個人隱私和數據安全是一個難點。二是缺乏統一的建設標準和管理機制。智慧城市建設缺乏統一的建設標準和管理機制,導致各個城市在建設過程中容易存在不規范、不統一的問題。三是是缺乏頂層設計和規劃。一些城市的智慧城市建設缺乏頂層設計和規劃,導致各個部門和領域之間的信息孤島問題嚴重,無法實現信息共享和協同作業。四是應用與實際需求匹配不足。在公共服務、城市宜居、城市韌性等城市治理的關鍵問題上,系統應用難以精確匹配城市治理時的執行操作需求。五是城市安全防護難。智慧城市涉及多個行業,安全問題十分復雜,加之海量數據匯集、大量智能感知終端接入,以及數字孿生、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發展應用,為智慧城市帶來更多未知和不確定性的安全風險。
“新型智慧城市是城市智慧生命體的不斷進化,它不僅是城市智能技術的革新,更是對城市建設思維、發展脈搏、自身基因的解構與重塑!毕目〗鼙硎荆磥硇滦椭腔鄢鞘械陌l展需要行業以鼎新未來的思辨,從多維度進行思考。一是加強系統性思維,打破城市建設固有模式,構建自身城市的特色發展路徑,推動多行為主體參與;二是做好數字化轉型,找準未來城市的發展脈搏,借助數字化技術創建的網絡、服務和內容,全面展現全新的流程、產品和服務;三是推動全方位交融,推進數字技術與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深度融合,不斷挖掘和認知城市的多元特色與個性基因。
面向2024年,夏俊杰表示,行業要重點關注數字技術融合應用、AI大模型、算網融合、智能交通、智慧能源、城市大腦、無人駕駛以及區塊鏈等技術趨勢,繼續加強CIM數字孿生平臺、大模型等數字技術與智慧城市的融合應用,深化跨場景、跨部門、跨應用、跨層級的前沿探索,關注城市與數字經濟的一體化發展,促進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建設,深化城市數字化治理,實現城市經濟高質量發展。中國聯通也將持續加大對新型智慧城市的行業跟蹤研究、政策解讀、分析洞察、產品研發、標桿示范等工作,積極落實國家對于數字中國的整體布局規劃和指導要求,牢牢把握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建設的時代方位,發揮運營商自身稟賦優勢,探索城市鼎新之路。